查看原文
其他

六大行的普惠金融隐忧与布局

任文心 贸易金融 2020-09-06

《贸易金融》(trade_finance)出品


近些年,国家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战略,党中央、国务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普惠金融发展政策规划。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也先后出台了相关指导意见和实施细则,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投身普惠金融服务。


作为大型银行,传统的整个经营模式是围绕大客户、大行业、大企业来展开的,很少涉及小微企业业务,客观上缺乏小微企业的客户基础和服务经验。但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科技和金融加速融合创新,各大型银行也开始通过金融科技的手段与工具,把自身的客群和服务继续下沉,可以说服务中小微企业,既是国家政策普惠导向,也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围绕服务小微,发展普惠。银行需要从自身组织架构、风险文化、系统支撑等方面进行转型。目前看,银行转型主要有三个方向,升级到线上、下沉到场景、开拓新市场。




对于客户多集中于大型企业的大型商业银行(尤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这四大行)而言,普惠无疑是“开拓新市场”,是一场业务模式和体系“再升级”。



央行数据显示,全国金融机构普惠贷款余额呈不断上升趋势。2020 年一季度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 12.41 万亿元,同比增长 23.6%。

 

其中,六大行占据28-29%的份额,成为普惠金融业绩的一大亮点。




六大行的普惠金融优势


六大行信用评价高资金获取能力强,从风控能力和信用成本角度,六大行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



从各类商业银行历年净息差走势图显示,民营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净息差表现明显好于大型商业银行(六大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立足本地与小微的农村商业银行在资金成本上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而不良贷款率走势显示,大型商业银行,信用成本要远低于农村商业银行。


不仅如此,六大行的产品创新能力与风控、人才、科技水平,远优于农村商业银行,且这种优势具备长期持续的潜力。

 

六大行的普惠金融业绩

 

目前各行的2019年年报均以披露,从披露的2019年报业绩显示,六大行的普惠金融可圈可点。


六大行历年普惠金融贷款余额显示,建设银行业绩最为突出,其余各行增长势头良好。

 

普惠金融为建设银行的三大战略之一。2018年,建设银行正式推出住房租赁、金融科技、普惠金融“三大战略”,将普惠金融上升到全行战略高度。通过组织、绩效、品牌,多管齐下,安排专项贷款规模,配套和挂钩激励费用,调整核心指标考核权重等措施,在全行近1.5万个网点全面铺开。实现当年(2018年)普惠业绩位居六大行之首,次年(2019年)更是遥遥领先。



2019年六大行普惠业务占公司业务占比数据显示,邮储银行普惠占比37.5%,远高于另外五家。


邮储银行秉承“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经营理念,在客户数量与网点数量上具备优势,为其普惠产品落地与发展提供了基础。



六大行普惠金融客户数及网点数数据显示,邮储银行在六大行中网点最多,广泛的网点分布带来了较好的普惠用户与客户积累。而建设银行单个网点所发挥的效能最高,在网点数量不占绝对优势的前提下,将普惠业绩(普惠贷款余额)做到最好。



但从户均值角度,相比均值持续大于100万,且不断攀升的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均值在100万以下的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更接近于“小”“微”。

 

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源于政策的支持和监管的要求,另一方面源于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

 

新探索,模式+科技,六大行的普惠布局

 

小微企业固定资产数量少,可抵质押资源少。农村耕地的所有权归所在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农民只具有承包权和经营权,农民住房宅基地也仅是拥有使用权。传统信贷无法满足与小微企业的资信状况匹配。

 

普惠金融能否长足发展,在于创新模式探索、科技加持与特色化的落地实践。六大行不约而同,都选择了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建设银行与农业银行,通过多种方式设置线下网点,补足普惠一线线下场景的不足,落地最后一公里。

 

六大行的科技布局,都本着普惠业务数量多的特点,建设线上数字化场景,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持,不断落地普惠客户画像、小微自动审批等线上产品。

 

在模式和科技基础上,各家银行根据各自资源禀赋的不同,纷纷推出不同的特色化的普惠场景,如工行的“工银普惠行”、建行的“创业者港湾”、农行的“多平台金融服务”、中行的“中小企业跨境撮合服务”、邮储行的“邮银协同”和交通银行的“三方合作”。

 

详情参看下表:



六大行的普惠金融隐忧

 

然而,科技不是万能的。

 

不断暴雷的网络借贷平台,其服务的客户群与当下普惠金融的客户群,并无冲突。

 

有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有8-9亿人口没有征信记录。这些就是未来普惠金融所要面对的主要客户群体。

 

不仅如此,中国城乡之间经济基础差距悬殊,当下六大行的业务实践主要集中于一二三线城市,而未来的普惠金融需要下沉到三线以下城市与广大的农村。不具备相应的风控实践积累,未来六大行将如何应对?

 

网络借贷平台暴雷的主要因素,归纳而言有客户信用风险、项目定价风险、合规风险,对于治理规范、运营稳健的六大行而言,合规风险不是问题。而不断下沉的小微客户的信用风险和种类繁多的项目风险是未来六大行的普惠金融隐忧:



科技仅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对于那些相对成熟的客户、场景,在科技的加持下,解决方案可以得到不断优化。

 

而对于相对陌生场景(三线以下的城市与农村、各行各业注册资本不足千万的小微),当六大行无该类业务的成熟经验时,科技落地难度还是一个未知数。

 

或许,数据的不足可通过第三方合作,甚至通过股权投资手段获得短板的快速弥补。相对稳健成熟的六大行而言,产品创新与市场开拓的困难,或能得到快速解决,并有望成为未来普惠金融的中流砥柱。

 

普惠金融,六大行的责任担当

 

普惠金融对六大行而言,不仅仅是挑战,更是责任。

 

2016年,国务院发布《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将“普惠金融”提升到国家级战略高度。

 

适值2020年,我们能否达到国家战略的规划的要求(《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到2020年,要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特别是要让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使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居于国际中上游水平”。

 

一直以来,国家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战略,党中央、国务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普惠金融发展政策规划。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也先后出台了相关指导意见和实施细则,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投身普惠金融服务。

 

作为规模、风控、人才、科技投入不断增强的大型银行,有能力不断完善和创新普惠金融模式;有资源助推多方合作,加速科技和金融的融合与创新,从效率、风控水平、成本上提升普惠质量;更有决心和担当开拓小微新市场,不断下沉,以满足广大普惠群体的生产生活需要,成为“互联网金融”的正规军。

 

要从其他人的错误当中学习,不要从成功当中去学习,不要去听那些成功的故事,因为成功的背后有很多原因。

——马云

 

文/ 任文心

北京财资和供应链应用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总监



本机构十多年专注银行金融业,为行业输出历年《中国交易银行发展报告》、历年《中国供应链金融年鉴》、历年《中国消费金融年鉴》、历年《中国保理行业白皮书》。同时也承接各银行机构、各金融科技机构、各企业的研究报告、行业研究等需求。有任何此类需求的企业,可以联系我院,18600329996(同微信)。



长期坚持提供干货不易,如文章引起大家共鸣、对大家有帮助,请大家赞并转发,以支持我们提供更多干货,谢谢。

专注十年,持续打造全面有价值的贸易金融知识库


更多关键词,请到公众号对话框输入,获取更多干货

商务合作:手机号同微信:18501955840(备注合作事由)研报定制/公众号代运营/内容撰写服务:18600329996

定制线上直播课:刘老师 1560100944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